延安情,“五月的鲜花”开展新篇章

  • 文 / 陈儒鸿,图 / 核学院学生们
  • 日期:2023-05-15
  • 2529

        5月12日晚,中国科学院大学“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师生文艺汇演在雁栖湖校区礼堂举行。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同学们表演的《奔赴延安》节目拉开了文艺汇演的序幕。

        同学们的精湛表现赢得了评委的青睐,最终得分87.28分,赢得了这次比赛的三等奖。

颁奖仪式图

证书合影图

奔赴延安话剧

        这个节目讲述了1927年国民党极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,打压一切进步力量,迫害共产主义者和真正的三民主义者的历史事件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逃脱迫害的革命志士们面临着前途渺茫、困境重重的局面。他们不断地彷徨、徘徊,寻找着前进的方向。

演出前的准备

        在演出前的准备时间里,同学们精心排练,一遍遍地推敲每个细节。他们聚在一起,互相协调,调整每一幕的节奏和步调。



 

第一幕 /雨巷/

        在《奔赴延安》的表演中,同学们不仅展现了强烈的革命精神,还将经典的文学作品与表演完美结合,呈现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。

        同学的诵读,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彷徨,令人心生同情。雨巷的诗句和音乐婉转动人,正如雨巷中那位丁香般的姑娘,她的颜色、芬芳和眼光在雨中逐渐消散,但她的忧愁却在人们心中久久萦绕。这场表演也如同她一般,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,但革命精神和信仰却始终保持着不灭的光芒。


 

第二幕 /远赴延安/

       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,让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受到践踏,面对不作为的国民政府,数万青年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途,积极抗日的征途。延安吸引了数万青年前来,他们都怀揣着对红色事业的向往。

 

第三幕 /延安生活/

        这一幕描述了那个时代的文艺工作如何立足于人民群众中开展。文艺工作应立足于人民群众,向没有接受教育的群众宣传进步的革命思想。这种作品可能会被视为“俗套”,但它们确实是面向群众的,传播的思想仍然是最进步的革命思想。

 

延安精神

        搭配着朗朗的诵读,整个队伍转眼间变成了一组庄严肃穆的雕塑,仿佛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所有人齐声宣誓,充满自信的眼神和坚定的语调,表达出他们对未来的承诺和信仰。

        在这里,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,更看到了延安精神的传承。延安的火种一直在燃烧,延安的精神一直在传递。让我们一起唤起那份革命的热情,用诗歌表达我们对延安的敬意,将那份热爱与信仰传承下去